校生涯教育教研室2025-2026学年第一次教研会顺利举行
发布时间:2025-06-25 编辑:上海财经大学春华秋韵就业网 浏览:loading...
校生涯教育教研室2025-2026学年第一次教研会顺利举行
为深入推进课程教学改革,强化教学队伍建设,上海财经大学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研室第一次教研会于2025年6月25日上午在大学生活动中心A216顺利召开。会议围绕教学范式展示、年度计划部署和课程建设意见征集三大板块展开,进一步明确新学年教学目标与重点任务。华东师范大学李初旭老师应邀参会指导,招生就业处副处长赵得生、教研室主任洪磊及全体新老师资共同参与本次会议。
教学示范引领:构建以学情为本的课程闭环
会议首先由第二届上海市大学生职业发展课程教学比赛金奖获得者李初旭老师带来金课展示。她以“课程片段设计”为切入点,结合自身备赛经验,系统讲解了“开场—正课—结尾”的三段式微课结构与教学逻辑,强调课程应以学生真实需求为起点,构建知识传授、技能训练与认知引导融合的教学闭环。
在实操分享环节,李老师以“生涯人物访谈”模块为例,呈现以“在他人故事中照见自己”为主题的课程设计实践,展示其如何借助“黄金三棱镜”模型,引导学生完成自我探索与社会角色认知的深度链接。她还结合AI工具和“蜘蛛网式知识积累法”,提出教师应以“学情为锚点”,围绕“目标—框架—逻辑”主线实现教学内容的系统建构。
与会教师围绕课程节奏安排、教学成果产出、校内备赛机制等内容展开热烈讨论。李初旭老师建议课程开发应预留充足构思周期,并结合教师个体节奏灵活推进。教师们也分享了在模块切片共建、分组协作、情境式教学等方面的实践经验。
年度计划部署:推进教学改革与队伍建设并重
教研会第二阶段聚焦新学年教研室工作规划。根据会议安排,2025-2026学年将组织10场主题活动,涵盖课程共建、模块备课、专家导读、校企调研、教学观摩等,进一步夯实职业发展课程教学基础。
为加强教师培养,教研室将通过读书研学、片段试讲、绿幕实训等方式,分阶段推进新师资能力提升,打造高素质、专业化教学队伍。配套教材包括《生涯咨询与辅导》《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等,同时引入人工智能、大数据、绿色经济等前沿议题,提升课程的时代性与适应性。
会上同步了“三化”建设目标,推动课程体系标准化、教学团队专业化、实践教学体系化,完成《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实践指导》通用教学大纲修订,启动新师资培养计划,全面提升课程质量与学生获得感。
课程统筹优化:细化教学设计,服务学生成长
会议第三阶段围绕《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实践指导》课程教学大纲进行集中解读。与会教师就32学时课程中的理论与实践比例、教学环节设计、教学日历安排展开细致讨论,强调应回应学生实际困惑,增强课程连贯性与操作性。
在新师资培训方案意见征询环节,教师们围绕集体备课、教材配置、课程分段安排等问题积极建言,建议充分利用秋季学期窗口期,灵活引导新生选课,优化教学资源分配与宣传节奏。教研室回应将持续提供课程片段范例、集中培训与打包资料支持,推动教学资源共建共用,实现“边备课、边产出、边优化”。
未来,教研室将继续围绕“课程、平台、团队”三位一体保障机制,打造高质量课程教学体系,赋能师资成长,助力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与职业能力提升。
文|赵栩一(学)、洪磊
图|赵栩一